【名人書房】馬世芳:聽愛的歌,懂得時代的故事

【名人書房】馬世芳:聽愛的歌,懂得時代的故事

「音樂是隨風而逝的,它是一個聽過之後就消失的東西,它只存在於當下,所以歌詞必須要能夠依附在聲音上面,它才能夠立體起來。」被譽為音樂傳教士、廣播人、最專業耳朵、中西音樂活字典的馬世芳這樣形容他深愛的音樂。 訪問當天,陽光灑進書店,馬世芳背著玻璃窗坐著,不疾不徐地跟我們聊起音樂、文字和閱讀,每問他問題,他總是毫不費力地出口成文,彷彿在談一位老朋友的近況。 走上「音樂阿宅」的不歸路...
【走書房】台灣特色圖書館,推薦給愛書愛旅行的你

【走書房】台灣特色圖書館,推薦給愛書愛旅行的你

圖書館對你而言是什麼?有人說,圖書館是個充滿魔力的地方,翻開不同書籍的每一頁,都能翱翔屬於你的生活靈感。近來台灣各地都有圖書館成為新興地標,從藏書到建築齊放出多元風格,有音樂有詩還有童話,書中各自的理想鄉,值得有機會親自走一趟挖寶。 百年建築與音樂的美妙相遇:許石音樂圖書館...
【走書房】從南台灣到東台灣,非典型書店引領風潮

【走書房】從南台灣到東台灣,非典型書店引領風潮

你心目中的書店應該是什麼樣子?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。 獨立書店的風潮至今,愈來愈多人在獨立書店中賦予更多的可能與想像。而且,這些讓人眼睛一亮的書店可不只在台灣的某一區,即使在台灣的最南端和東台灣後山,也同樣有這樣的閱讀角落……  不賣書的文化綠洲:屏東讀者城市 與其說「讀者城市City Reader」是一家書店,不如說它更像是書和閱讀的展演場。它的前身是屏東演藝廳的商場,在被閒置數年後,由大中圖書接手經營,搖身一變,成為南台灣陳列最多精裝書的非典型書店。...
【名人書房】范琪斐+蕭丁毓,資深媒體人的閱讀哲學

【名人書房】范琪斐+蕭丁毓,資深媒體人的閱讀哲學

媒體人常說「跑新聞」,除了因為新聞講求快、狠、準,另一原因是因為大家都要趕往採訪現場,通常都要用上「跑」的速度。而這次《名人書房》的嘉賓范琪斐及蕭丁毓,兩位資深傳媒人當年一「跑」,就跑到國外去了,成為駐外特派記者多年,感受到有別於在台灣做新聞的酸甜苦辣…… 採訪工作 壓力與刺激感共存 現任寰宇新聞台總監的蕭丁毓,談吐間神采飛揚卻又沉穩有力,但他剛入行時,也同樣有緊張吃力的青澀時光:「當時剛被派駐國外,獲安排參觀航空母艦,所有武器幾乎都是代號,我完全聽不懂。」採訪結束,他抓住《洛杉磯時報》的記者惡補一番,才順利完成報導。...
【走書房】以閱讀為地標,探訪中台灣文化軌跡

【走書房】以閱讀為地標,探訪中台灣文化軌跡

日治中期1920年代的台灣,在文化發展上多少都受到「大正浪漫主義」的影響,夙有「文化城」美名的台中,也因著大正時代個人解放與新時代的理念等等的思潮,由林獻堂、蔣渭水等社會菁英,投身文化民主運動,蓬勃的藝文活動使台中成為當時台灣文化最活躍的地區之一。這些歷史的記憶,在中台灣的老建築身上,留下耐人尋味的美好軌跡…… 舊官舍紀錄在地文學:台中文學館 同為日治時期留下的警察宿舍群改建的「台中文學館」,無疑是保留台中文學的重要古蹟。紀錄下了當時由林獻堂先生召集許多文人雅士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、由台灣中部古典詩人組成的「櫟社」等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