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首位米其林主廚,兩度獲《時代》雜誌讚譽為「印度洋上最偉大的廚師──他是江振誠,星級名廚形象是如影隨形的鮮明標籤;然而,翻開其所寫下的《工作美學》一書,你會發現眼前的不僅僅是「料理的江主廚」,同時是靈感無限的創意家,還是擁有深邃見解的美學家,與之交流時,更能深刻感受到他如同哲學家般的生命智慧。
有溫度的工作美學
對江振誠來說,他做的不只是料理,而是將所有美好事物與想像貫徹於每個細節;他從事的不只是一份工作,而是全心全情投入所愛,是美學的實踐與證明。
在日常的料理工作中,江振誠從未感受到壓力或辛苦。正如他所言,當你選擇了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,它本身就沒有了所謂的辛苦。每個職業都會有它的挑戰與辛勞,無論是醫生還是廚師,但當你投入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中,這些挑戰就會轉化為成就感與滿足感。
江振誠也強調了工作中的「溫度」。對他而言,當工作中注入了溫度,這份工作就轉變為一種藝術。這也是他在設計《工作美學》這本書時的核心理念,溫度不僅表現在書本的內容中,還體現在線裝書的裝訂、設計和製作的每一個細節上。
透過儀式感開啟心流
「我們沒有辦法改變時間的長度,但我們可以改變時間的質感。」晨起的30分鐘,是江振誠開始一天的重要時刻,不論是工作的日子還是休息的日子,強調要以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開啟新的一天。這段充滿儀式感的時間安排,可以讓他專注思考,進入一種心流狀態,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專注且放鬆地完成手中的事務。
而母親的愛,江振誠自述為料理觀念的啟蒙者。在兒時同學都帶便當到學校加熱的年代,江振誠的母親堅持透過每天親手準備的一道道家常菜,為年幼的他打開了味覺的世界,「我每天都帶兩個很大很重的便當,我媽媽說一個便當是我自己吃,另一個是如果有些同學家裡菜色不是這麼的豐富,那你就跟他一起吃。」江振誠體會到,對待食物的觀念不能隨便,同時,料理是一件值得分享的事情,能夠傳達情感、凝聚家庭的橋梁,這也成為日後料理人生涯道路的重要引領。
從閱讀中發現美,則是江振誠在平凡日常中尋得光芒的過程。回想起初到法國學藝的日子,語言未通,卻因早年大量閱讀外文食譜的書籍積累,讓他還是能一眼理解那些美味祕方;受邀至外國朋友家作客,大家在餐前各坐一隅沉浸書海,閱讀內容隨後成為餐桌上的熱烈討論……隨著時光流轉,江振誠在閱讀裡看到的不僅是資訊,更是背後的故事與情感,當從閱讀中得到的養分累積得愈多,就能跳脫平凡想像,找到無法被別人取代的美。
對下個十年的期許
今年在夏天即將結束之際,江振誠選擇在自家餐廳 RAW 召開國際記者會,並丟出宣布引退的重磅消息。餐廳將迎來最終一季菜單《The Last Dance 最後的圓舞曲》,未來將轉型成為孵化廚藝職人的平台,繼續為台灣餐飲盡一份心力。
為追尋夢想至法國學藝,到站上世界的舞臺,人生屢創高峰之際,選擇歸零、重置、再出發。在江振誠的世界裡,料理不僅僅是職業,更是一種藝術的展現,一種生活的態度,他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,不斷探索和推動料理藝術的邊界,而作為一名創作者,每個作品都應該有一個結束的時刻,對他來說,結束並不意味著悲傷,而是為下一段創作之旅的開始,回望過往並提醒自己拾回初心,繼續挑戰旁人眼中的不可能。
▍江振誠推薦書單:
◎江振誠《工作美學》
◎CC、Janet(謝怡芬)、王俊凱、江振誠、劉軒《我活著我的人生嗎?:實踐人生最高版本》
◎江振誠《八角哲學》
◎江振誠《初心》
◎Chow, Stefen《Stefen Chow and Huiyi Lin: The Poverty Line》
▍《名人書房》江振誠:閱讀是進入到自己心流的鑰匙
▍《名人書房》社群
▸ YT
▸ FB
▸ IG
▸ Podcast
▍重溫《名人書房》
第一季
第二季
第三季
第四季
第五季
特別篇
Text/Y.S
Photo/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