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消費主義盛行的年代,人們的價值觀與購買行為一直受市場關係牽動:要買最新的,才能跟上潮流;要買到一定的量,才是划算的。這樣的市場邏輯,讓物品的製造端長年陷於營業額的追求壓力,陷入擴充生產線、對於量產的追求。如此的循環結果,造成用過即丟的浪費、過度耗損資源的後果,更可能也影響了物品的品質。

追求平衡價值,突破大量生產思維

獨立記者甲斐薰近10年在日本各地採訪,主軸環繞著「背離大量生產、大量消費的價值觀」,因為他發現,在現代社會裡,「我們看不清楚自己工作的上下游,我們看不見顧客,所以不太能感受到自己在打造必要的事物,結果沒辦法肯定自己的工作對別人有幫助。」甲斐薰認為,造成這樣的狀況,原因其一在於大家都在追求「數量」。但實際上,不論從消費者端或製造端來看,其實真的不必有那麼多量,只是,如何開始扭轉這樣的心態思維?

在歷年的採訪經驗中,甲斐薰發現在中小規模的生產、物流與銷售方面的企業與地方人士,已經有人開始以完全不同以往的思維在工作,不論在製造業、農業或零售業,有人從自己想做的、手邊正在做的事情開始,以各自的創意達成最適當供應量的工作,而《剛好,才是最好》一書正是在分享這些發生在日本境內的案例。

創造高品質,迎向適量製造的時代

書中,有從低單價大量生產轉為高單價少量生產,且具有高品質與高信賴度的縫紉工廠;有一天堅持只賣100份便當,讓員工準時下班卻還能創造年收破億成績的便當店;有透過物品的製造與開發,重新傳遞地方文化與歷史價值的新型盤商;有改變產製與接單流程的印刷業者……

這些生產商品的賣家,他們都拋下了過去追求數量的執著,重新定位與客戶之間的關係。此舉不僅轉變了自身既有的價值,更進一步發現:並非只靠大量生產才能撐起所需的營業額,而所有的員工、技術人員,也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,以及更有成就感的健康工作狀態。

透過一個個的案例分享,身為消費者的我們,能重新檢視真正需要的是什麼,而對於有志創業或轉型的業者而言,這樣的書則像是本指南,提供了嶄新的經營框架與靈感。在品質與規模的追求之間,在好用耐用與價格之間,恰到好處的生產與購買循環正在啟動,當適量生產的社會逐漸成形,追求剛剛好的生活樣貌,也許正是環境如何永續的正解。

▋《剛好,才是最好》
作者:甲斐薰
譯者:林欣儀
出版社:臉譜

 

Text╱汪思喬
Photo╱臉譜出版、達志影像/shutterstock

 

延伸閱讀:【永續書齋】食物溯源,你吃進了什麼?


你也會有興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