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editor | 2 月 1, 2023 | 愛閱讀
2025年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,屆時每5個人當中,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。這集的《名人書房》請來了20餘年來深耕於高齡醫學研究的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,來跟大家說說「老,其實並不老」。 學古探今,書寫思索「老」的意義...
by editor | 1 月 10, 2023 | 愛閱讀
Foreword 曾獲2003年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獎、聯合報讀書人新書金榜的《國宴與家宴》,由曾任記者的王宣一為追憶母親而書寫,透過一場與兄弟姊妹們聚在一起回憶母親的餐桌談話展開全文,在母親離世後,用最日常的方式懷念她,一起圍桌吃飯、討論母親做的菜餚、懷念母親主持過的一場又一場飲宴,說起那些或大或小,或中或西的席間。這些一篇又一篇關於家庭飲饌的紀錄,為華人記錄下了一個那樣的年代,那是廚房與餐桌的光陰凝聚了說不完的家庭故事與文化的年代。 ...
by editor | 1 月 3, 2023 | 愛閱讀
身兼品學堂創辦人與《閱讀理解》學習誌總編輯的黃國珍,近年來走訪上百所校園,透過數百場各類閱讀講座及工作坊,分享關於閱讀、解讀與思考的種種,也寫下了數本相關議題的作品。相對於可以面對與會者的活動,喜歡直接交流的黃國珍,將寫書視為一場意外而孤獨的旅行,但透過寫書一步步引導讀者,從建立觀念到結合閱讀歷程與科學探究態度,收獲也是巨大且喜悅的。 理解萬物始於思考,閱讀方法系統化 儘管站在教育現場第一線的老師們,為了幫助學生培養閱讀能力與素養認真地投入了無數資源與心力,為何在最近一次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(Programme for...
by editor | 12 月 20, 2022 | 愛閱讀
如果你是長期關注台灣農村發展的一份子,相信對於賴青松、楊文全兩位一定不陌生,他們分別為「青松米穀東俱樂部」及「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」的發起人,成功以商業模式打開城鄉反向移民的通道,可說是新農實踐夢想田園生活的標竿人物。 半農半X,為嚮往田園生活者闢一條路 2000年,賴青松與妻女回到宜蘭員山深溝村,一邊耕田種菜,一邊從事翻譯工作,踏出實踐理想人生的第一步。2004年,他結束日本岡山大學碩士課程,回到台灣,在宜蘭農村成立「穀東俱樂部」,透過務農替自己尋得安身立命之道,也藉此實現了「讓都市人吃到自己種的米」願景。...
by editor | 12 月 6, 2022 | 愛閱讀
從書籍出版跨足設計雜誌,再到創辦推廣閱讀的獨角獸計畫,李惠貞持續以創意方式推廣閱讀與書店,只因為曾經在人生低潮時,被書本拯救過的她,從文字中獲得前行的力量。 逛書店享受與未知驚喜邂逅 李惠貞笑說,以前當編輯時,逛書店都有壓力,因為總會忍不住看看自家出版的書擺在哪兒、銷量如何;直至離開原本的職位,她才重新享受逛書店的純粹樂趣,甚至帶著女兒遠赴日本,走訪當地66間書店,細味不同地方的書店風情。...
by editor | 11 月 21, 2022 | 看人物, 愛閱讀
Profile 張曼娟 知名作家與中文系教授,30餘年來影響海內外眾多讀者,開創文普書的寫作,也是文學經典閱讀的導航員。當學生時最喜歡課外讀物,創辦「張曼娟小學堂」至今已超過10年,2006年起陸續創作「奇幻學堂」、「成語學堂」、「唐詩學堂」、「論語學堂」,致力推廣少兒中文力;亦編選「張曼娟的課外讀物」系列,導讀世界文名家的短篇傑作,藉由好看的故事,將經典帶入日常生活,打開孩子們更廣闊的人文視野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