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學建築】丹下健三故居  和洋共融的傳承與創新

【學建築】丹下健三故居 和洋共融的傳承與創新

現代主義建築有句「建築是生活的機器」名言,這句話不僅在闡釋建築的機能性,也強調建築與生活之間是如何息息相關。建築說穿了,不過就是源自生活的一門學問,倘若能夠走進建築大師的家,看他們如何把建築落實於生活,豈不是更明白建築的意義? 以前瞻思考發展新都市計畫 丹下健三(Kenzo Tange,1913~2005),是獲得普利茲獎的第一位亞洲建築師,也是日本建築界尊崇的精神導師,像是黑川紀章、磯崎新、楨文彥等影響力遍及世界的建築師,都曾隸屬於他的研究室。...
【學建築】走進柯比意的家 直擊當代居家原點

【學建築】走進柯比意的家 直擊當代居家原點

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(Le Corbusier),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。身為開創一個新時代的建築師,要有超乎凡人的創意和想像力,柯比意在世界各地留下許多經典之作,而他為自己與至親設計的兩座建築:柯比意巴黎工作室公寓、瑞士湖畔別墅,不僅展現了生活空間的實驗性,也逐步建構出柯比意的建築哲學。 巧用理論完成實驗性居家 若要探索柯比意的生活,最重要作品莫過摩利托門租住公寓,1931年,柯比意親自設計了這間公寓,1934年正式完工。這棟位於巴黎第16區的公寓又名為「24...
【學建築】清水混凝土詩人,閱讀安藤忠雄建築的自然符碼

【學建築】清水混凝土詩人,閱讀安藤忠雄建築的自然符碼

受到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的影響,20世紀起,清水混凝土即為建築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之一。 能表現材料真實性,並帶著若有似無未完成感的清水混凝土,恰巧貼近崇尚天然樣貌的日本傳統建築特色,也對應了「利休灰」所闡述,簡樸且純粹的生活美學,往大了說,亦是開啟了日本現代建築之路。...
【學建築】野蠻前衛的建築頑童:藤森照信

【學建築】野蠻前衛的建築頑童:藤森照信

↑內外質樸的神長官守矢史料館,為藤森照信躋身建築家之列的處女作。 從傳統的石基木造屋舍到現代建築,日本建築師企圖從材料、結構、形式,找出現代建築與自然之間的可能性。由日本建築史家藤森照信(Terunobu Fujimori)所提出的建築概念,是以現代工法為基礎,但堅持使用幾近原始的自然素材,例如未加刨修的樹木、茅草、泥土等來完成建築,希冀創造出與大自然巧妙融為一體的建築物。  跳脫常軌找到風格別具的表述...
【學建築】亞洲建築之父:巴瓦與他的閒適景致

【學建築】亞洲建築之父:巴瓦與他的閒適景致

繼承現代主義精神的斯里蘭卡建築家傑弗里.巴瓦(Geoffrey Bawa,1919〜2003),師法建築大師柯比意的思維,卻讓現代建築加融合風土,開創出獨特的「熱帶現代主義建築」(Tropical Modernism),並影響了整個亞洲建築的發展,因此也被稱為「亞洲建築之父」。 斯里蘭卡走向世界的建築大師 巴瓦年輕時曾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法學院,畢業後原應成為律師。然而,在他27歲獨自踏上為期一年半的世界旅行之後,突然有了想要創作建築的欲望,於是在將近30歲時,索性重新前往英國學習建築。從此之後,巴瓦開啟了其大器晚成的建築創作生涯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