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							
					
															
					
					 by editor | 3 月 11, 2022 | 居
沿著台中新社蜿蜒的山路前行,兩旁的民家與林蔭此起彼落,隨著高度逐漸攀升,眼前的視野也慢慢變得開闊。一個轉彎之後,突然看見由蒼勁書法筆觸於木料背板上刻寫著「飛花落院」,而散發歷史古樸木作大門一旁,小徑的竹林與石板路,鋪陳著讓人放下塵囂準備走入身心靈與味蕾都獲得療癒的情景,大門旁的日式石燈和傳統的ししおどし(日式水池和竹製引水裝置),藏身在山野間的傳統町屋場景,讓人一秒置身京都。 虛實留白的潑灑自在...				
					
			
					
		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
					
															
					
					 by editor | 3 月 5, 2022 | 樂
日本的繩文遺跡中曾出土過一批陶器,有以漆接著的痕跡,證實了早在萬年之前,日本已有以漆修補物品的技術。室町時代之後,這項修補技術結合了蒔繪技術形成金繼工藝,隨著茶道精神與侘寂之美的普及與深化,讓修補也有了藝術成分,也讓日本的美學意識再次昇華。 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 金繼,在日本稱為「金缮い」,不僅僅是用於黏合碎裂的器皿,金繼的技法並不是掩去或隱藏經過歲月所造成的破損及傷痕,而是將這些過程與現象結合由金、銀、朱色綴上的景色,讓人們對器物的記憶與歷史有著深刻印記,同時施加新的調和,在賦予延續的可能同時,也能增添愛物之心與惜物之情。...				
					
			
					
		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
					
															
					
					 by editor | 3 月 2, 2022 | 居
在極簡主義的呼喚下,影響了德國的功能主義、北歐的設計美學,成為西方國家發展現代設計的重要底蘊。在遙遠的東方國度,也有啟發自「侘寂美學」的日式極簡風格誕生,以更貼近自然情感的色彩、材質、造型,創造出更加返璞歸真的風格,成為另一種影響的力量。 妥善安頓身心的生活哲學...				
					
			
					
		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
					
															
					
					 by editor | 2 月 23, 2022 | 樂
在依循自然與人的共生關係打造的日本傳統庭園中,用白紗與石構組而成的「枯山水」是其中最純淨的型態。相對於深受隋唐與朝鮮影響的池泉庭園、隨著茶道文化發展而成熟的竹山林泉庭園,枯山水庭園融入日本禪學思想的寧靜與寂然,展現了與其他寫意園林全然不同的風致。 在極簡的景觀中有所領悟 枯山水有假山水、故山水、涸山水、乾泉水、古山水等種種不同的別名,這些名稱中也各自表徵著這種庭園型態的特色。那麼,枯山水是怎麼來的呢?...				
					
			
					
		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
					
															
					
					 by editor | 2 月 21, 2022 | 居
以最低限的物慾和對於大自然萬物的悉心珍惜,一期一會珍視當下的風景與感受,是侘寂最重要的核心精神之一,藉由天、地、人的微妙平衡狀態下,尋求居處的自在與安頓。而在當代的水泥建築都市叢林中,想獲得一畔能夠讓身、心、靈都能夠安穩平靜的生活場域,是每個人最深切的期盼。 代官山,微侘寂的當代空間哲學 擅長日式設計風格的玳爾設計,在含夾層僅有9坪的「代官山」一案中展現精湛純熟的手法,執行長朱誌峰在垂直挑高的空間,巧妙地融入了傳統日式侘寂的精準比例設計,同時也透過遮光的障子(紙拉門),串聯起垂直挑高空間的完整對話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