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學建築】迎接光與風進駐的森林木盒

【學建築】迎接光與風進駐的森林木盒

在冬季漫長又凜冽刺骨的挪威,如何「溫暖」過冬?是建築師建造房舍的一門學問。Rever & Drage Architects近來交出的作品:Zieglers,是針對周遭環境做出回應的住家建築,有不少新鮮的設計點子,讓室內居住空間因為與自然空間接軌而更為舒適。 順應地勢而生的永續建築 立於陡峭坡地上的細長型住家Zieglers,是一家五口的生活之處。看似為一個量體,但若從正立面和側立面有著高低落差的結構看來,實則更像是分屬4個不同區塊,這是Rever & Drage...
【學建築】從減碳到產能的永續建築之路

【學建築】從減碳到產能的永續建築之路

隨著全球人口數量快速成長,以及環境的密集開發,自1980年世界自然保育聯盟(IUCN)提出「永續發展」(Sustainable Development)的概念以來,身處在高度能源損耗的建築界,勢必得面對環保議題。而以永續為基礎、以節能為指標的建築方式,將是新時代的標章。 提出嶄新的建築思考策略...
【學建築】從地形中「長」出來的生態綠宅

【學建築】從地形中「長」出來的生態綠宅

永續和環保,為近年來建築圈持續關注的發燒議題。來自西班牙的建築設計團隊OHLAB,他們擅長以建築為實驗,用設計為日常生活注入解方,從他們操刀的個案裡,不難發現都是出於和環境共融的理念,將建築生命周期內對環境影響及資源耗用降到最低,全新完工的Casa Xaloc也是本於此。 對地中海節能建築的當代重讀 Casa...
【學建築】把自然裝進圖書館  溫柔擁抱地景

【學建築】把自然裝進圖書館 溫柔擁抱地景

長久以來,圖書館總給人巨大冷硬的刻版印象,然而現代化建築的創新設計,使得圖書館的舊秩序正在消解,反倒是能展現文化精神與特色的「個性」設計益發增長。近期,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攜手挪威建築團隊Mad Arkitekter和英國BuroHappold,拿下挪威希恩的易卜生圖書館(The Ibsen Library)競標就是一例。 素有現代戲劇之父稱號的易卜生,正是出生於挪威希恩市,為紀念這一代文學巨擘,希恩市政府設置圖書館作為城市的新文化中心,讓人得以親近其作品。 打破空間界線,在建築裡體現無界...
【看世界】東京名師建築 解讀設計符碼

【看世界】東京名師建築 解讀設計符碼

城市有千百個樣貌,然而一座城市的輪廓,取決於人的視角。 以東京為題材,2020年夏日上映的日劇《在名建築物吃午餐》(名建築で晝食を),以建築和美食為主題,卻有別於過往,反而是介紹隱於東京都內較鮮為人知的名師建築,讓人更了解這些凝結歲月時光建築的背後故事。 東京都庭園美術館:建築自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「東京都庭園美術館」原是前皇室成員朝香到巴黎留學後,因熱愛當時流行的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,於1933年回國後,請來日、法設計師共同打造的官邸;其中的正門、大客廳、大餐堂和書房等,都是委由法國裝飾藝術家Ren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