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							
					
															
					
					 by editor | 7 月 31, 2024 | 居
Foreword 台灣的多元文化來自於歷史的記憶,多樣性的外來文化與台灣在地融合,成就了別具魅力的樣貌。其中,日本明治時期的建築在台灣落地,是目前保留最多的建築群,這個時代的建築美學不僅深刻地影響了台灣的建築與設計,也成為許多後來建築師的美學養分。2024年度,我們以「明治風流」為題,深入台灣建築的內在脈絡。  ...				
					
			
					
		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
					
															
					
					 by editor | 4 月 29, 2024 | 居
Foreword 台灣的多元文化來自於歷史的記憶,多樣性的外來文化與台灣在地融合,成就了別具魅力的樣貌。其中,日本明治時期的建築在台灣落地,是目前保留最多的建築群,這個時代的建築美學不僅深刻地影響了台灣的建築與設計,也成為許多後來建築師的美學養分。2024年度,我們以「明治風流」為題,深入台灣建築的內在脈絡。   歷經維多利亞輝煌年代洗禮,成就「辰野式」建築風格 談及開創日本及台灣明治風流建築史新頁者,辰野金吾與其師喬賽亞・孔德(Josiah Conder)可謂最為關鍵性人物,也扮演了啟發與引領後輩的領導者角色。...				
					
			
					
		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
					
															
					
					 by editor | 3 月 26, 2024 | 居
Foreword 台灣的多元文化來自於歷史的記憶,多樣性的外來文化與台灣在地融合,成就了別具魅力的樣貌。其中,日本明治時期的建築在台灣落地,是目前保留最多的建築群,這個時代的建築美學不僅深刻地影響了台灣的建築與設計,也成為許多後來建築師的美學養分。2024年度,我們以「明治風流」為題,深入台灣建築的內在脈絡。   從氣勢恢弘的總統府到靜謐光影掩映的青田街,從展示現代美學的當代美術館到培育莘莘學子的建中紅樓,即或緩步慢行於山城小站或偏鄉一隅,依然可與造型典雅、日治時期的火車站或老郵局驚喜相逢。 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