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,人們總認為書店只是買書、感受書卷味氣息的空間,然而書店其實更肩負一項重要的功能──傳遞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間。

當現代人開始在探索書店對生活之意義時,演變至今,已經不僅是思想的傳播,更有意思的是,一間帶有自主個性,抑或能盛載一種意念的書店,儼然已成為城市品味的體現,2019年初於中國杭州的「單向空間」就是一例。

設計原點:回到書的本質

2006年,許知遠和幾位朋友共同在北京圓明園一座院落里創立了單向街書店(後改為單向空間),店名源自德國文學家瓦爾特.本雅明(Walter Benjamin)的著作《單向街》。

創辦人之一的文學家許知遠認為:「單向空間不僅是一家書店,它更是一個場域和氛圍,在這個氛圍中,你可以逃離日常生活的平庸、惡俗和逼仄,可以尋找到精神和審美的同道」。當眾人對實體書店的存活提出各種質疑,「單向空間」反其道而行,以書的本質為發想,匯聚原創能量,前進宋朝的文藝孵化場杭州開分店,發掘更多和書相遇的可能性。

推門進去,書店的個性倏地舒展開來,各樓層間不僅是藉由樓梯,還有書牆作為串連,像是在1、2樓大幅延展的12米高牆面「Knowledge Map單向人文地圖」,陳展書店欲向來客介紹的推薦經典書籍,更以古典哲學、啟蒙運動、當代社會問題、文學藝術及生活審美等數個大主題為坐標,用書本來連結,織就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知識路徑。

書店2層通向3層的手扶梯旁,則是整面布滿藝術書的書牆,不定時會進行藝術書的主題展覽,就像是一處小型的書本藝廊。更難得的是,單向空間擁有大量進口的原版書籍,帶給當地人看世界的不同角度。

 

當然,除書本之外,本店也匯聚不少富創意的原創品牌,像是橫跨繪畫、家具、生活器皿設計的「蘑菇空間」,以花為題開展各項生活產品的「花廬」,還有相機主題的「徠單享」、文青果汁「果簍」等。

許知遠也打破連鎖書店一定就是賣新書的既定印象,淡化了商業考量,於3樓設有網際網路二手書流轉平台「多抓魚」的線下二手書區,讓書本的流通性更高,同時還有結合藝術家的單向藝廊、繪本館等空間規劃。

書店可以是文化載體,也能是生活美學的體驗基地,在點亮生命的所有困惑之餘,亦能豐富人生的精采濃度。

TextIain

Photo金點設計獎

 


你也會有興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