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各個不同的發展面向實踐永續,已是世界各國的趨勢。然而,在一味正向談論永續的潮流中,由人類學家黃樹民所著的《借土養命:從雲南到金三角,從毒品到永續農業,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》,在近期相關專書裡很值得一讀,進而從書中的提問進行思辨。

書中,講述的是泰北孤軍的故事,是一群雲南華人武裝流亡者和他們的家屬,自1949年起在泰北金三角一帶流蕩求生,直至80年代終受泰國接納為公民的生存故事。他們是如何在陌生險惡的金三角叢林間「借土養命」存活下來?作者黃樹民率領團隊,在該地區一個規模較大的村落美弘村(化名)進行田野調查,為這段奮鬥歷程寫下生存紀事。

↑美國大規模的商業化農作生產,可能已經對地球生態造成長、短期的破壞。

拚經濟的同時是否可能兼顧生態環境

黃樹民長期任教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人類學系,自2000年起加入了學校一個關於永續農業的碩、博士學程。而關於「永續農業」的議題,正是身為美國農業中心的愛荷華州的敏感議題與迫切性問題,更是美國農業科學家全力研究的面向。因為在那個時候,他們已逐漸意識到,美國大規模的商業化農作生產,可能已經對地球生態造成長、短期的破壞。

黃樹民在書裡自承,以他身為人類學者的專業,在永續農業的議題上,以實地民族誌調查為基礎的經驗研究,在教學上相當缺乏教材,若能建立於深入在地知識和詳細一手資料的民族誌案例,應該可以提供客觀比較的框架,協助暸解何為理想型永續生態系統的運作。

他的好奇是:「如果像美國這種大規模商業化的農作生產,不是滿足人類基本食物需求的永續農業方式,那我們還有其他替代方案嗎?」而泰北金三角的華人在危機處處、地形環境崎嶇的熱帶雨林山丘地,卻能建立成功的農業生態系統,這樣的「永續」與交融在其間的文化要素又有什麼關聯。

↑書中美弘村民摸索發展出一套山地農作模式,擺脫借土養命的艱辛,轉為落地生根的安居。(圖為泰北的Rak Thai華人村落茶園)

記錄泰北華人村建立永續農業的過程

《借土養命》全書以一個社區的民族誌為題,以當地的生存發展課題為梗,透過客觀的研究方法與分析,交乘人類學者的倫理探問。在民族誌的框架之下,重新帶領讀者思考何謂永續、何為永續農業,同時進一步提出複雜又引人深思的探問:適用於某個社群的永續系統,是否同樣適用於其他社群?又,是否會犧牲掉其他社群的生態系統?

雖然這本書是民族誌的型態,但在記錄雲南華人離散人群的過往與奮鬥史之外,全書共4個章節裡,卻有一完整章節,佐以科學方法,描繪出當地建立永續農業生計的種種流變過程、影響與其作法。

書中,作者固然有其分析與結論,甚至援引長期推動永續農業的美國農學者艾克(John E.Ikerd)的定義:「一個永續農業必定能夠為社會提供永恆價值。如此界定的永續農業,必須是在生態上健全、經濟上可行,且符合社會正義。」但這本書最重要且獨特的,是以動人真實的紀錄方式,導引出讀者在「永續」大行其道的當代,重新定位自己對於永續觀的想法與思考。

▋《借土養命:從雲南到金三角,從毒品到永續農業,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》
作者:黃樹民
出版社:春山出版

 

Text/汪思喬
Photo/春山出版、ING Studio1985、達志影像/shutterstock

 

延伸閱讀:

【永續書齋】永續時尚,穿得更巧、買得更少

【永續書齋】環境友善 21世紀幸福綠住宅

 


你也會有興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