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捷運中山站與雙連站之間的赤峰街,過往曾是鐵道旁響噹噹的「打鐵仔街」,而今除了存留少數五金行和汽車零件鋪,也招徠特色小店進駐。散步在雜糅著新與舊、動與靜的老街區上,能夠邂逅「浮光書店」,格外教人驚喜。

獨立書店的老台北新美感

浮光書店店主陳正菁在〈今天也要一個人開書店〉中提及這是她「人生備忘錄裡的待做事項」。然而,當人生資歷豐足之際,選在粗獷的打鐵街上將夢想付諸行動,難免需要一點「憨膽」。

對單身的陳正菁而言,中年創業具有「獨自成家」的意義。歷時十個月的裝修,不免需要在空間美感與經費預算之間掙扎,甚至妥協。初訪浮光書店的人往往為台式老屋的新美感而目光閃亮,陳正菁卻直言:「經過懷胎似的漫長時日,和各種對細節的計較,好幾次差點就放棄了。」

所幸,設計師是陳正菁的學生,對於老師追求「視覺感受上的愉悅」早有準備。從樓下的舊鐵門,到二樓洗石子地板,再到天花板的軌道燈,無不是做了各種嘗試與調整後的成果;特別是店內主牆,整片刷了再漆,反覆七、八次,終於才調校出所謂的「沙色」。

問及最鍾情書店中的哪個角落?一時得不到陳正菁的具體答案。然而,當屋頂灑下日光,漫遊在她的神情上,彷彿就是回應了。

成為書籍與讀者的「靈媒」

有人形容書店:是一種「親手把書交給讀者」的行業,陳正菁則自許希望「成為書籍與讀者之間的靈媒」。

獨立書店受限於客觀條件,庫存量無法與圖書館或連鎖書店匹敵於是,店主的選書理念,既能打造書店的風格,也設定了讀者類型。陳正菁豪情地說:「我不想刻意討好讀者,所以,純粹以直覺來選書。」截至目前,浮光以哲學、文學、電影、攝影等為大方向,再從作者中去挑選,然後隨著實際運作而微調。

陳正菁將這類書統稱為「人文」。「我認為,每個人從生到死,都應該有『人文』的基礎。」曾執教鞭的她說:「讀書是為了認識自己、認識他人、認識世界,假如教育體制無法做到這一點,我們就透過閱讀來補足。」

雖然無法掌握讀者從中獲得什麼,陳正菁卻期待他們在這裡閱讀、交談、沉思,與空間對話,甚至僅只品飲一杯咖啡,離開時帶走新的能量,生命就可以自行轉化。

不設限的公共知識場域

離開教學現場,陳正菁並未放棄傳遞知識的使命。「我希望把浮光打造成替代性的學習空間,,各種課程、講座、讀書會都是間接式的教育,甚至是文化上的傳遞。」而書店目前的經營項目,除了書籍,也備有飲品,純粹為了平衡紙本書籍的微利。就像她對這裡的定義:「這是一家書店,像一家書店,不只是一家書店。」

對愛閱者而言,書店是文字的家屋、靈魂的居所、思想的他方;而獨立書店更是實驗室——舉凡人生各種價值和態度,都能在此實驗,然後驗證。選個日光正好時刻,邀您前來此捕捉閱讀浮光,與老建築新靈魂進行哲思對談,叩問人生。

 

Text/吳佩霜
Photo/葉仁傑

 

延伸閱讀:【愛閱讀】Boven雜誌圖書館,奔向國際的閱讀基地


你也會有興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