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零廢棄】膠囊衣櫥計畫,你可以這樣開始

【零廢棄】膠囊衣櫥計畫,你可以這樣開始

今天要穿什麽?出門前總為穿搭困擾的你,試試挑戰「膠囊衣櫥(Capsule Wardrobe)」吧! 這是由1970年代倫敦古董藏家Susie Faux所提出的極簡穿搭,中心思想為:運用有限的衣物,發揮最大效益,引起迴響至當代,隨著斷捨離哲學盛行,以及疫情帶來的新生活思考,有著環保概念的膠囊衣櫥,再度引發潮流,不少歐美時尚圈名人各自提出類似理念的實用建議。著手打造你的膠囊衣櫥前,先來借鏡他們怎麼做。  37 件膠囊衣櫥,設定魔法數字 美國時尚部落客Carolina提倡「37...
【趣生活】原木餐器  回歸自然之味

【趣生活】原木餐器 回歸自然之味

木頭是最原始的材料,也是最能體現自然的質材。木質器皿之所以受歡迎,不僅是因為隨著木頭品種的不同,會呈現紋理不一、質感各異的層次多變,更重要是在於其所流露的使用溫度,比起精細的陶瓷、冰冷的玻璃,木頭溫潤樸實的質感反而更加討喜。而在手工匠人們的悉心打磨下,這些從悠長歲月裡沉澱細膩紋理的木料,變得風雅又溫暖,穩定而不易裂,似有生命的素雅。...
【城市養蜂】蜜蜂在城市的家,我的桃花源

【城市養蜂】蜜蜂在城市的家,我的桃花源

工蜂嗡嗡嗡到底在忙些什麼?台灣常見的蜜源植物有哪些?如何在城市裡建造自己的蜂箱?養蜂是一條無止盡的學習之路,在台北木柵經營「蜂蜜花園」的王英章,在社大開班的養蜂課程人氣超高,許多同學在課程結束之後,會繼續留在他貓空的養蜂場繼續學習,歷經至少1年的四季循環,好理解蜂群管理在不同時節需要注意的細節。 學習,走過四季「蜂」收 小伊是王英章眾多的學生之一,著實上了1年的課,走過蜜蜂的春夏秋冬,確認較為溫和的台灣野蜂(東方蜂)會比義大利蜂(西洋蜂)適合她的住家,才放心帶了兩箱回家照顧。...
【零廢棄】剩食:舌尖上的嘆息

【零廢棄】剩食:舌尖上的嘆息

「英國家庭所購買的食物,有25%是浪費掉的。」 「全球有將近10億的營養不良人口,但美國家庭、零售商及食品服務業每年浪費掉的4千萬噸食物,卻足以餵飽他們每一個人。」 這些讓人看了驚心動魄的數據,來自於《浪費:全球糧食危機解密》一書,由英國反食物浪費的運動人士特拉姆.史都華(Tristram Stuart)所揭露。國外的案例聽起來很遙遠,其實台灣現狀也相去不遠。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引述環保署統計資料:「台灣一年丟棄超過275萬噸糧食,足可讓26萬戶低收入戶吃20年。」...
【自耕學】日光之美  多肉植物當紅

【自耕學】日光之美 多肉植物當紅

在家中擁有一叢綠意,是許多人的心頭好,近幾年躍升為都會園藝新寵的多肉植物,成為深受現代人喜愛的植裁。在它們萌樣的背後,隱藏著生存祕訣:肉質化的肥大根、莖、葉都是儲存水分的錦囊,以抵抗乾旱環境,照料起來相對容易;而即使是同一品種,到了不同環境也會變化出不一樣的風情,多采多姿的花色與紋路,有「肉迷」形容栽培之後,會像養寵物一樣愛上它。 有氧療癒,城市植栽美學...
【城市養蜂】那些蜜蜂社會告訴我們的事

【城市養蜂】那些蜜蜂社會告訴我們的事

蜜蜂跟人類的關係似近又遠,蜂蜜是我們日常的美好食物,但我們對蜜蜂的理解,恐怕多只停留在小時候的《小蜜蜂》兒歌:「嗡嗡嗡,嗡嗡嗡,大家一起勤做工。」勤勉不懈確實是蜜蜂特質,在此之外,蜜蜂社會的詳細分工,各司其職,堅守崗位,無非是以蜂群的生存與延續為最高指導原則,至死方休。 不管養不養蜂,貪戀蜂蜜美味的人類,都該多了解這群近在咫尺、最熟悉的陌生朋友。 女王蜂的美麗與哀愁,年年上演宮鬥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