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editor | 2 月 24, 2021 | 居
來到台東池上,沿著火車鐵道前行,就能看見池上穀倉藝術館佇立在黃金稻浪之中,那神采奕奕的樣子令人難以聯想,它的前身是一棟容貌滄桑的60年老穀倉。 在當地企業多力米公司、台灣好基金會以及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陳冠華的聯手之下,老穀倉轉型成為地方藝術館,精神糧食替代五穀成了新的內容物,重新用不同角度與常民生活緊密相連,成為老屋節能減碳再生的新示範。 永續設計不是數據說了算 主持設計的陳冠華指出,要把穀倉轉型成美術館,一方面想維持自然採光,一方面又要顧及藝術品保存,或是觀賞者的舒適性,這當中的設計是一連串的權衡。...
by editor | 2 月 22, 2021 | 居
在冬季漫長又凜冽刺骨的挪威,如何「溫暖」過冬?是建築師建造房舍的一門學問。Rever & Drage Architects近來交出的作品:Zieglers,是針對周遭環境做出回應的住家建築,有不少新鮮的設計點子,讓室內居住空間因為與自然空間接軌而更為舒適。 順應地勢而生的永續建築 立於陡峭坡地上的細長型住家Zieglers,是一家五口的生活之處。看似為一個量體,但若從正立面和側立面有著高低落差的結構看來,實則更像是分屬4個不同區塊,這是Rever & Drage...
by editor | 1 月 27, 2021 | 居
隨著全球人口數量快速成長,以及環境的密集開發,自1980年世界自然保育聯盟(IUCN)提出「永續發展」(Sustainable Development)的概念以來,身處在高度能源損耗的建築界,勢必得面對環保議題。而以永續為基礎、以節能為指標的建築方式,將是新時代的標章。 提出嶄新的建築思考策略...
by editor | 1 月 13, 2021 | 居
家具,不只是生活的配件,更多時候它們刻劃著時光與記憶。而尋找、修復老家具不僅已是風潮,更透過老物再利用,展現積極的節能生活態度。 老物新趣 時代韻味 如同經典時尚不斷回魂,全世界掀起一股「vintage」風潮,在居家設計領域,國外跳蚤市場行之多年,許多設計師樂於走進寶山尋找靈感。台灣近幾年也深受影響,尤其一系列精采的商業空間案,如「好樣」、「香色」等,巧妙將老房子與老物件搭配,營造不新不舊的氛圍恰到好處,在節奏緊迫的現代生活頗有跳脫之意,用喝一杯咖啡的時間,觸摸、感受、發現老家具的溫暖氛圍,簡單就為生活添加柔軟的弛放感。...
by editor | 1 月 4, 2021 | 居
永續和環保,為近年來建築圈持續關注的發燒議題。來自西班牙的建築設計團隊OHLAB,他們擅長以建築為實驗,用設計為日常生活注入解方,從他們操刀的個案裡,不難發現都是出於和環境共融的理念,將建築生命周期內對環境影響及資源耗用降到最低,全新完工的Casa Xaloc也是本於此。 對地中海節能建築的當代重讀 Casa...
by editor | 12 月 23, 2020 | 居
長久以來,圖書館總給人巨大冷硬的刻版印象,然而現代化建築的創新設計,使得圖書館的舊秩序正在消解,反倒是能展現文化精神與特色的「個性」設計益發增長。近期,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攜手挪威建築團隊Mad Arkitekter和英國BuroHappold,拿下挪威希恩的易卜生圖書館(The Ibsen Library)競標就是一例。 素有現代戲劇之父稱號的易卜生,正是出生於挪威希恩市,為紀念這一代文學巨擘,希恩市政府設置圖書館作為城市的新文化中心,讓人得以親近其作品。 打破空間界線,在建築裡體現無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