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editor | 10 月 1, 2021 | 愛閱讀
走進當天的訪問場地,樓底極高,讓人走進去,都覺得自己默默縮小了,然而,受訪者如他,在倘大的空間裡,從身影到態度都是教人無法忽視的高度。今天的主角,名叫羅紹和,曾被喻為「國軍化妝師」,有「國防部史上最強發言人」之稱。 在軍旅生涯待了多年的羅紹和,有天,突然從鎂光燈下退場,一個轉身走進了公益事業,化身成為安得烈慈善協會執行長,把自己關注的目光,從國軍健兒轉而投放到弱勢家庭的孩子身上。 開拓公益行善的新樣貌...
by editor | 9 月 22, 2021 | 愛閱讀
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正衝擊著所有人類,極端氣候致災的頻率越來越高,解方在何處?出路又在何方?長年以作品關注人類各面向困境的美國作家理查.鮑爾斯(Richard Powers),透過小說《樹冠上》傳遞了一個觀念:「若想在地球上永續永存,就必須與樹木結盟。」 在樹的生命中探尋自我 《樹冠上》的敘事結構宏大,情節引人入勝,全書以樹根起始,以樹籽為終結,傳遞了一份生命生生不息的底蘊基調。...
by editor | 9 月 1, 2021 | 愛閱讀
走進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,首先映入眼簾的,是牆壁一幅大象壁畫,畫中的大象用鼻子噴出了很多的水滴,水滴內是一個又一個東南亞國家的國旗。 然後,我們的耳邊響起了「สวัสดีค่ะ(泰文:你好)!」用著泰文打招呼的,正是書店主理人張正。 中央廣播電臺總臺長張正,長年關懷東南亞移民及移工,他受已故老師成露茜影響,希望讓在台異鄉人的聲音能夠被聽見,同時也有發聲的機會,陸續創辦了四方報、舉辦移民工文學獎,而為了貼近移工多一些,他更在社區開設以東南亞為主題的書店,希望方便來自東南亞各地的人,在台灣找到自己國家的書本,靜下心來細閱家鄉的文字。...
by editor | 8 月 20, 2021 | 愛閱讀
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最新出版的《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(AR6),指出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,未來極可能在2040年前跨越1.5℃的升溫警戒線。 這是全球迫在眉睫的問題,且讓我們試想一個近未來可能發生的景象:2050年,地球上的人口數來到了100億,這意味著將有100億張嘴需要被餵養,100億個可供這些人居住的地方,屆時,我們需要有多少資源才能滿足這一切?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又該如何達到平衡? 面對明日世界的生態挑戰 美國作家、同時也是資深科普記者的查爾斯.曼恩(Charles C....
by editor | 8 月 10, 2021 | 愛閱讀
朱天文,出身自有「用稿紙糊成的家」之稱的文學朱家,但她不只涉足文學,更跨界成為電影小說劇作家,一生與文字結下不解緣。受訪當天,朱天文隻身前來錄影現場,帶著父親朱西甯幾十年前的藏書和自己的手寫稿,坐下來談及文學,與文字結伴多年的她,雙眼還是閃閃發亮。 立志成為作家的分水嶺 寫作對朱天文來說,可說是自然不過的事,年輕就開始執筆,卻從沒立志要成為作家。後來跨界進入電影圈,開始撰寫劇本、編著電影小說,一路寫到90年代,朱天文突然意識到:「難道就要這樣子服務於電影嗎?」此時,她才真正為自己動筆,寫下《世紀末的華麗》這本小說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