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【早知道】梅雨季+回南天,該選壓縮機式除溼機還是除溼輪?
台灣屬海島型氣候,夏季溼熱、冬季溼冷,若是再碰上梅雨季,多數時間環境溼度超過70%,也因此除溼機成為台灣每個家庭必備的電器之一。但是,除了公升數和外觀設計不同,除溼機還分壓縮機式和除溼輪式,你知道該怎麼挑才對嗎? 壓縮機式:較省電,天冷時效率較差...
【看人物】專訪黃盛璘2:不只懂植物,園藝治療師更要懂人
如果說懂植物是園藝治療師的基本技能,懂得人,就是園藝治療師永遠的功課。 擔任園藝治療師多年的經驗,讓黃盛璘的口袋裡有許多教案與備案,可以針對不同的對象,運用在不同的環境與狀態下,也能夠配合物理治療以收相輔相成之功:...
【做料理】多穀類養生食潮,蕎麥紫薯磅蛋糕自己在家做
在一片養生浪潮中,全穀類食材大行其道。全穀的「全」含有完整的意思,也就是指未經過精製,保有麩皮、胚乳以及胚芽等構造及其天然營養成分的完整穀粒;透過攝入多種全穀物,有助於攝取到更多的膳食纖維、重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,不僅提供必要能量,對於健康更是好處多多。...
【學建築】台南河樂廣場,城市老記憶變身
「中國城」,是許多老台南人熟悉卻常覺得無以言說的地點。這裡最早是一處供漁船停靠的運河盲段,1980年代它曾經風光一時,有冰宮、有戲院,是台南最新穎的商業大樓和地下街區;後來,一把無情大火燒掉了它的風光,加上中正路街區的沒落,彷如荒城一般的大樓,成為台南市民不想提及的角落。...
【大趨勢】老了跟誰一起住?青銀共居練習曲
在全世界各地,合作住宅幾乎與銀髮住宅劃上等號,不過,在銀髮合作住宅案例中,又發展出一種新的混齡居住模式「青銀共居」,那主要是在銀髮社區釋出專門租賃給年輕人的空間,而年輕人可透過能力交換相對低廉的租金,獲得創業或居住的支援,並為高齡社區引入新的活力。 交換能力實現彼此的好生活...
【學建築】綠建築雛形:有機建築大師萊特
隨著全球人口數量快速成長,以及環境的密集開發,從1980年世界自然保育聯盟(IUCN)提出「永續發展」(sustainable development)的概念起,身處在高度能源損耗的建築界,也將之列入思索重點。關於空間體驗、材料應用與生活哲思的變革於焉展開。...
【好食材】台灣綠竹筍,甜脆細嫩冠夏蔬
台灣全年都有竹筍產出,綠竹鮮筍纖維細緻、甜嫩多汁,適合涼拌、煮湯、滷煮、炒拌等多樣性烹調,因此喜食者眾,堪稱台灣夏季最具代表性的蔬菜之一。 每年5至10月更是筍類盛產期,眼尖的讀者們逛市場時不難發現,蔬菜攤上早已出現大大小小的竹筍身影:...
【名人書房】寫作‧閱讀‧人生醍醐味——張曼娟
從《海水正藍》到《我家有個風火輪》,再到《我輩中人》,無論生命如何風飄波動,張曼娟的文字始終淡定從容:「中年,是歲月的累積;大人,卻是人生的修為。」 她從蘇軾〈定風波〉哲思悟得:「人生的快速和短促比想像更劇烈,好好過日子,就是重要的課題。」 寫作帶來正能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