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【學設計】悠然森活 台灣國產材的春天
你知道台灣國產木竹材有自己的身分證了嗎?在這片充滿溫暖陽光與山巒交織的土地上,台灣孕育了豐富的森林資源,森林覆蓋率高達60%以上,還有數十萬公頃的人工林,林業曾經興盛一時。然而,1990年代政府頒布禁伐天然林,隨著重視保育以及依賴外材,國產材的利用率相對較低。...
【看人物】與鯨共活,與海共好──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
金磊從不預設結果,一步步順著心意做喜歡的事,他是台灣第一位水下鯨豚攝影師、現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。 20餘年來持續拜訪東加、多明尼克、巴哈馬、挪威、日本等海洋拍攝鯨豚。曾榮獲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民眾票選大獎、法國PX3攝影大賽金牌...
【逛書店】台灣自然寫作的綠意流轉
台灣的自然寫作風氣始於70年代,有識之士針對經濟開發而來的環境汙染問題提出倡議,以文學形式關心環境、為自然與生態請命的創作形式,而本土意識的覺醒與對於都市文明的反思,也促使多元多樣的自然寫作,形成一股迄今不衰的文學潮流。 人文與自然的靜謐交響之韻...
【識冠德】2024冠德建築沙龍講座:重新定義建築空間元素
隨著科技演進、氣候變遷、疫情止息與戰亂頻仍,人們的價值觀與建築的關係皆隨著生存環境的衝擊持續變化,建築人勢必以日益多元的角色及觀點重新詮釋、定義及適應嶄新局面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