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
愛閱讀

中國最火書店風潮 不可不知的鍾書閣

這幾年,在中國逛書店成為一種最火紅的文化活動,無論是令人驚豔的建築設計、與咖啡廳併設的複合式空間或是類似無人商店的智能無人書店,這股風潮正快速地席捲中國每個都市。其中人氣排名第一把交椅自然是「鐘書閣」三字。

聽大自然的話 鑽石級綠建築校園那瑪夏民權國小

莫拉克颱風造成的八八風災,至今已屆十年,當時位在重災區高雄那瑪夏鄉的民權國小,原本在前一年就已經因為太過老舊,預定要報廢重建的校舍,卻因為風災之故,全校幾乎全數被土石流掩埋,本來的重建工程,一直到了台達電捐贈後,於隔年年底才開始動工重建。

越南建築新星武重義 郊區河岸打造V字辦公樓群

近年有越來越多的建築名作都出現在東南亞,新落成不久的越南軍用電子電信公司(Viettel Corporation)位於河內郊區的辦公樓群就是如此,這個由越南建築新星武重義(Vo Tring Nghia)打造的建築體,被綠意圍繞,造型十分大膽,是由6個V字的高聳水泥牆面組成,彼此之間有開放式的聯絡通道串連,6個V字開口一致面對湖畔,視線景致相當宜人。

愛閱讀

【專題企劃】生活美感養成術-透過創作看見更多美的可能| 理想中的美感生活提案

「美感」二字說來玄妙,為什麼某些人能發現隱藏在細節處的美麗,另外一些人不能?又或者,為什麼某些人認為美麗的東西,另外一些人卻不見得持有相同意見?簡言之,美感是種理解美的能力,或說是潛能,無法用單一的方式學習,也無法在一朝一夕間獲得,需要練習打開身體感官認識萬物,甚至動手實作,方能感受美在何處。

【專題企劃】生活美感養成術-如何透過展覽,縮短我們與美感的距離| 理想中的美感生活提案

與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審美不同,美感是種自潛意識驅使而出的本能反應,是種藉由內心與客觀事實不斷對「美」磨合、協調的經驗累積後,內化為生命中一套系統化的主觀標準。廣泛地探索新事物固然重要,但培養美感更不能忽略的是,我們需要時間去思考、去感受、去反覆辯證。

看人物

建築女爵Zaha Hadid-建築不再是男性主宰的世界

作為史上首位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獲獎女性,出生自伊拉克的Zaha Hadid無疑是建築領域中最傑出的人之一,她在全球44個國家留下超過950座建築,還受英國女王封為「建築女爵」;其強調「曲線即未來」的不可思議強烈風格,深深影響、撼動著當代建築史,成為驗證自己過去說詞堅定證明:「建築不再是男性主宰的世界。」

看人物

建築大師妹島和世的透明建築!「女性建築師沒有什麼不同,反而會更有特色。」

「流動、漂浮、透明、去物質化」是妹島和世建築的四大特色,出自伊東豊雄麾下的妹島和世,其後與西澤立衛成立了SANAA建築設計事務所,在2004年以金澤21世紀美術館贏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,更於2010年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,妹島和世是繼Zaha Hadid後第二位拿到該項殊榮的女性建築師,也成為站在亞洲建築界最高峰的佼佼者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