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《格列佛遊記》聞名的Jonathan Swift說:「每個人都渴望長壽,而不是晚年。」(Everyone desires long life, not one old age.)長壽與不老,似乎兩難;至少從「變老」到「樂齡」,是可以學習與練習的。就從曾野綾子《老年的美好滋味》開始預習如何成就美好老年吧。

鮮少有人對「變老」感到喜悅,曾野綾子卻認為「歲月是智慧的一部分」,而且人的熟成需待中年以後。她在書中寫到:「所有人都必有一死,因此我相信人人生而平等。沒有人能死兩次。在認清了死亡的命運之後,我反而能夠清楚地認定自己想做的事情,也知道什麼事情其實是無所謂的,所以就不會浪費時間了。」

確實,當時間終於可以只留給自己,就有各種好處,特別是與形形色色的人相識。「人不會馬齒徒增,只要活著,活多久就能遇上多少人。這是一種資產。」此言非虛。

同時,作者也坦承與淺交情的人相處起來,完全沒有頭緒,僅能說些無傷大雅的話後,這種狀況令她心神不寧。與人邂逅是累積聰慧的來源,但享受孤獨是生命的另一種況味。因為「嘗過孤獨,我們才懂得相遇的可貴之處。」而且「老年的孤獨,沒有令人肉麻的輕佻,而是安詳沉穩的。」

小標:邁向美好老年的道路

年歲增長讓我們理解生而為人的脆弱與極限,因此,越「隨便」也就越快樂。說穿了就是:「在這個世界上,理解之後還無法原諒的事情少之又少。」除了奢侈地享受美食與好物之外,對任何事物感到興趣——包括負能量,也是獲得快樂的奧祕。「卑鄙、狡猾、胡來瞎搞,這些全部都是人性,也都是令人開心的。」

作者提出各條通向「美好老年」之道,為了不在肉體上造成他人負擔,應該像保養家具、鞋子、機械一樣,耐性伸展身體——最簡單是「抬頭挺胸就能年輕5歲」。此外,料理、閱讀、音樂,或者捨棄物品,都能帶來蓬勃生氣。

到了老年,已經沒有時間去想討厭的事情了,何不去了解「付出」與「獲得」的運作,抱持感謝,「將自己所接受到的一部分幸福,送給他人」作者更提到「善後人生」,她最想尋找「在人生中相遇並且照顧我的那些人」:「只要有向對方傳達感謝之意、說一句「那個時候謝謝你」的時間,我想我這一輩子就能留下少一點的汙點。」

最終章,作者把「年老」當作人生最後試煉,或許身體無法行走、退化到需要別人幫換尿布時,難免情緒低落,仍需切記:幸福的祕訣,就是「計算自己所擁有的東西,開心度日」……和那些無法以口進食的老人相比,能夠自己大口嚼著碩大飯糰的人,簡直就是置身在天堂裡。」

「當死亡就在眼前的時候,我們第一次回歸生而為人應有的姿態。如此想來,死亡的觀念是人的東山再起,也是覺醒。」嘗過種種老年的美好滋味,這輩子就不算白活。欣然接受人生的結局,便能看見晴朗陽光,並期待他日天國再會!

引文出自:《老年的美好滋味》

 延伸閱讀:

◎簡媜《誰在銀閃閃的地方,等你》(印刻)

◎齊邦媛《一生中的一天》(爾雅)

◎楊絳《走到人生邊上》(時報)

◎佐野洋子《無用的日子》(一起來)

◎樹木希林《離開時,以我喜歡的樣子》(遠流)

 

Text/吳佩霜

Photo天下雜誌出版社、達志影像/shutterstock

 

 


你也會有興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