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人書房】朱天文:一讀再讀經典,看見不一樣的風景

【名人書房】朱天文:一讀再讀經典,看見不一樣的風景

朱天文,出身自有「用稿紙糊成的家」之稱的文學朱家,但她不只涉足文學,更跨界成為電影小說劇作家,一生與文字結下不解緣。受訪當天,朱天文隻身前來錄影現場,帶著父親朱西甯幾十年前的藏書和自己的手寫稿,坐下來談及文學,與文字結伴多年的她,雙眼還是閃閃發亮。 立志成為作家的分水嶺 寫作對朱天文來說,可說是自然不過的事,年輕就開始執筆,卻從沒立志要成為作家。後來跨界進入電影圈,開始撰寫劇本、編著電影小說,一路寫到90年代,朱天文突然意識到:「難道就要這樣子服務於電影嗎?」此時,她才真正為自己動筆,寫下《世紀末的華麗》這本小說。...
【愛閱讀】閱讀古建築活典─李乾朗

【愛閱讀】閱讀古建築活典─李乾朗

投身古蹟研究40餘年的李乾朗,2016年獲得第35屆行政院文化獎,是繼「古蹟仙」林衡道後,第2位以古蹟建築專業領域的獲獎者。對多數人來說,「李乾朗」與「古建築」是同一組關鍵詞,聽說他在初中就許下維護台灣古建築的宏願,著實讓人好奇:這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養成過程? 來自血液的人文養分...
【名人書房】出版界傳奇郝明義: 閱讀,打開世界之窗

【名人書房】出版界傳奇郝明義: 閱讀,打開世界之窗

被稱為是「出版界傳奇人物」的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,閱讀啟蒙始於武俠小說,以筆名馬利化身為經典漫畫《阿鼻劍》的推手,大名為人所熟悉。 說故事啟蒙於武俠小說 在韓國出生的郝明義,1歲時得了小兒麻痺,由於不便出門,所以家人為他找來玩伴。玩伴年紀比郝明義大6歲,常常下課就來他家串門子,告訴他外面的世界。「我們的左鄰右舍都是韓國人,我行動又不方便,所以根本就沒有接觸外界,那他就變成我接觸世界的那個窗戶,所以非常盼著他來,看他今天會帶來什麼故事。」...
【看人物】詹偉雄:閱讀與神聖空間

【看人物】詹偉雄:閱讀與神聖空間

Profile 詹偉雄 1961年生於台中縣豐原鎮,台大圖書館學系、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。曾參與博客來網路書店與《數位時代》、《Soul》、《Gigs》、《短篇小說》等多本雜誌之創辦;現任《數位時代》總主筆。著有《美學的經濟》、《球手之美學》、《風格的技術》等書,主力的研究興趣:各種邊緣的社會人類學──運動、設計、美學、感官、食物、時尚,外加技術史和經濟、知識史的雜讀雜學。   雖然都是說「讀書」這件事,但台灣人所從事的「閱讀」,與英語世界所作的「reading」,仍是天壤之別的兩碼子事。...
【名人書房】漫畫家朱德庸:以赤子之心,溫柔閱讀世界

【名人書房】漫畫家朱德庸:以赤子之心,溫柔閱讀世界

走進漫畫家朱德庸的畫室,燈火通明,四周散發出一種雅緻氣息。書桌上有一幅長長的草稿,訪問團隊進去看到,都打趣說不要碰,這是朱老師版本的「清明上河圖」,其實此言非虛,朱德庸確實在畫長畫,他希望將自有記憶起遇過的人和事物都畫進畫裡去,是一幅關於「記憶」的畫作,暫名為《我只能記住我能記住的》。 幼年觀察昆蟲,長大觀照人性 對生活、人性有著細膩觀察,再加上豐富的想像力,朱德庸慢慢累積,在25歲還沒談過戀愛、還沒結婚之際,就畫出了《雙響砲》,引起不少讀者共鳴,亦因此一炮而紅,在漫畫領域裡大發異彩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