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【Glocalization】老宅第裡的法國味:CEO 1950總裁藝文空間
在台灣,法式料理對多數人而言,仍是相對正式與講究的用餐選擇之一,部分饕客對於法國菜的浪漫想像,如身處歐式宮殿般古典空間裡用餐的情境雖難以複製,但如今有更多餐廳透過老屋新生,結合法國菜優雅的姿態,重現老宅往昔的恢宏與榮光,也讓法國菜與台灣在地元素串起更多連結與想像。...
【學建築】緣側設計 連通內外的靜思角落
如果經常看日劇的話,應該對於日式老建築的「緣側」(えんがわ)不陌生,它在日語的意思為「屋檐下的架空廊」,指的是設計在房子外圍的走廊,是房子與中庭的過渡帶,大多為朝向中庭的位置。這樣的區塊讓人們可以隨意席地而坐喝一杯,也能是談笑小憩的愜意空間,日夜晴雨都充滿不同的魅力。 打破空間的疆界概念...
【Glocalization】地方創生私房漫旅:漫遊關山小鎮的歲月靜好
台東關山坐落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,自日治時期以來就是縱谷南區的行政中心,也是日式移民村,整齊的街道、完善的公共設施,在當時非常繁榮。時至今日,因人口外移與高齡化,關山逐漸失去光環及活力,成為全台人口最少的東台灣小鎮。...
【Glocalization】走進日本島嶼藝術祭 看見藝術也認識地方(下)
科學哲學家卡爾‧波普(Karl Popper)曾說:「不存在人類的歷史,存在的是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歷史。」透過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、瀨戶內海藝術祭等舉世知名日本地方創生的成功案例,正能細細吟味曾經失落的鄉里,如何從平凡中淬煉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故事。(延伸閱讀:走進日本島嶼藝術祭...
【Glocalization】台灣新建築:橫山書法藝術館 伏流自然地景的詩意
科技的進步,讓城市儼然成為全球頂尖建築的實驗競技場,不過比起炫技,這塊土地上許多當代建築師更加著重融入環境、連結在地,對環境產生正向的「擾動」,建築不再是生態殺手,而是把人帶回自然的媒介,回歸共好本質,是為台灣新建築的另一觀點。 以書法元素為靈感打造的禪境...
【名人書房】郭強生:每一次的創作都是穿透未知
近年屢獲文學獎項肯定的知名作家郭強生,他的代表作《何不認真來悲傷》,是不少《名人書房》嘉賓推薦的愛書。今集我們邀請了他前來,回望長達40年的創作生涯,郭強生始終堅持不忘初心,以寫作穿透未知,回應對於生命的疑問與追尋。 經歷造就契機 用生命寫書...
【看人物】馬紹齡:閱讀,從來都不只有一種面貌
Profile 馬紹齡 受到父親、同時也是冠德企業集團創辦人馬玉山一生重視且熱愛閱讀的影響,身為長女的馬紹齡從小就閱覽群書,亦是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。對她而言,閱讀不僅是一種嗜好,更是一生的良伴。身為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的董事長,將閱讀的美好分享給更多人、影響更多人,則是她責無旁貸的使命。...
【識冠德】今秋與閱讀有約!冠德Book Date活動開催
豐盛之秋,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為愛書人規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閱讀盛宴,攜手冠德企業集團旗下冠德建設、根基營造、Global Mall環球購物中心全台8家分店,於9月1日~10月2日共同推動「冠德Book...
【Glocalization】餐桌上的新食力:波特菇鑲肉
Foreword 以農業著稱的台灣,「全球在地化」風潮早已悄悄運作多年,除了大家熟知的農產品,原來台灣也有生產不少無花果、羅馬花椰菜、黃金果這些國外常見的食材,大幅縮短產地到餐桌的距離,減少碳足跡。...
【學建築】對角線設計 減壓空間美學
人的內在與外在環境牽連相動,一棟房子是否設計良好肯定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。一棟房子內部的窗戶、廊道、隔間等位置,不只是牽涉到生活機能的分配,更是決定了人們如何互動、如何面向自然,更是以及如何生活的重點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