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【識冠德】冠德天晴 感動三重人的理想家
在陶淵明的桃花源、在柏拉圖的理想國,無論是古今中外,擘畫一個理想的群體與社會之際,皆描繪著對於幸福生活的想望。為了貼近安居樂業的終極理想,人們在不斷演化的社群生活中,一步步走向透過構築優質生活實現自我的希望與追求。...
【走書房】龍岡圖書館 享讀間見樹又見林
當我們從中壢縣市道轉入巷弄,遙見錯落擺置著巨書的建築體,儼然向路人昭告:這裡就是遠近馳名的龍岡分館。接近西南隅時,發現它看起來像是一本即將翻開的書本,白色書封還鑲著活字印刷的相反文字,摘錄在地創作。若是從台貿公園一端抵達,會看到建築外觀是一條條的垂木,彷彿與周遭的榕樹氣根相互呼應。...
【侘寂美學】日本傳統工藝金繼 重修於美
日本的繩文遺跡中曾出土過一批陶器,有以漆接著的痕跡,證實了早在萬年之前,日本已有以漆修補物品的技術。室町時代之後,這項修補技術結合了蒔繪技術形成金繼工藝,隨著茶道精神與侘寂之美的普及與深化,讓修補也有了藝術成分,也讓日本的美學意識再次昇華。 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...
【侘寂美學】從低限主義到侘寂美學建築(下)
在極簡主義的呼喚下,影響了德國的功能主義、北歐的設計美學,成為西方國家發展現代設計的重要底蘊。在遙遠的東方國度,也有啟發自「侘寂美學」的日式極簡風格誕生,以更貼近自然情感的色彩、材質、造型,創造出更加返璞歸真的風格,成為另一種影響的力量。 妥善安頓身心的生活哲學...
【看人物】蔡珠兒:廚房改造,遇見生命中更多的自己
Profile 蔡珠兒 生於埔里,長於台北,台大中文系畢業,英國伯明罕大學文化研究系肄業,做過記者,旅居倫敦和香港多年,晴耕雨讀,種植烹煮。2015年鮭魚返鄉,搬回台北定居。喜歡植物和食物,是個文字偏執狂,散文專業戶,曾獲吳魯芹散文獎,聯合報、中國時報,以及台北書展等好書獎。 ...
【遊台灣】原民部落旅行 天然生活體驗
體驗旅行是一種很另類的旅遊方式,不是走馬看花,而是真真切切融入另一種生活方式之中。在宜蘭,不老部落及多必優部落,都透過泰雅族人的帶領,讓前來的旅人體驗與感受原住民與自然共生的智慧。 不老部落,分享自然的恩賜...
【學設計】臥室全攻略:如何安排布局與燈光
忙碌是多數現代人生活的寫照,而家中的臥室常是在疲憊一天後最佳的避難所。這個完全放鬆的休息區,也是每天在家中停留時間最長的區域。因此,了解自己的需求,作出適切規劃,將成為設計的重中之重。 留白,讓空間更舒適...
【侘寂美學】日庭園至高之境:枯山水
在依循自然與人的共生關係打造的日本傳統庭園中,用白紗與石構組而成的「枯山水」是其中最純淨的型態。相對於深受隋唐與朝鮮影響的池泉庭園、隨著茶道文化發展而成熟的竹山林泉庭園,枯山水庭園融入日本禪學思想的寧靜與寂然,展現了與其他寫意園林全然不同的風致。 在極簡的景觀中有所領悟...